电力系统节能优化方案(电力节能减排技术)
2024-10-24

【视角】新型电力系统如何解决新能源消纳与电力保供难题?

1、新型电力系统还依赖于科技赋能的柔性输电线路,如高温超导线和柔性直流输电,提升输电效率,缓解新能源消纳过程中的传输压力。通过建立电力交易平台,区域间的电力市场得以联通,优化供需分布,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。

2、未来,山西模式有望成为全国电力现货市场的参考模板,其成功路径包括了价格信号的准确传递、中长期交易的风险管理,以及零售侧的灵活性增强。随着市场的发展,发电企业将面临经营策略的根本转变,电力市场将更加经济高效地调节供需,助力新能源的消纳和电力保供。

3、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,当前,要推动火电转型升级,充分发挥火电在电力保供上的“压舱石”作用。进一步提升煤电机组灵活性水平,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关键举措,而煤电灵活性改造技术成熟、经济合理,是提高系统调节能力的现实选择。

4、- 优化抽水蓄能、电化学储能等调节电源规划,增强电网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。- 持续提升跨省跨区输电能力,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,提高消纳利用水平。其次,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。

降损措施有哪些

降损措施有多种。技术降损措施 合理规划电网布局。科学的电网规划能有效减少能源损失。规划中应充分考虑供电半径、导线截面和变压器配置等因素,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,减少因阻抗带来的损失。 采用节能型变压器和设备。

降低损耗的技术措施有:合理调整运行电压。通过调整变压器分接头、在母线上投切电力电容器等手段,在保证电压质量的基础上适度地调整运行电压。因为有功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关系,所以合理调整运行电压可以达到降损节电效果。合理使用变压器。配电变压器的损耗是配电网损耗的主要组成部分。

企业用电损耗超标降损措施有。改造或更新低效高耗产品,采用高效节能设备。以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来取代低效高耗的用电设备,是降损节能的一项基本措施,其经济效益非常明显。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是降低电网电能损耗的重要途径。

针对降损,有多种措施:简化电压等级,减少重复变电容量,如通过改造工程将电压等级控制在500kV至380/220V之间;提高输电容量,比如通过HVDC输电技术提升效率;合理进行无功补偿,如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,以提高电网功率因素;以及改进电网设备,如更换高耗能设备和优化变压器配置,降低输送电流。

有哪些电机系统的节能措施?

特别是1998年1月1日我国实施的《节约能源法》第四章第三十九条(二)款明文规定:“逐步实现电动机、风机、泵类设备和系统的经济运行,发展电机调速的电力电子技术……提高电能利用率”。

电动机主要有以下七项节电措施:1)新购电动机应首先考虑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,然后再按需考虑其他性能指标,以便节约电能。2)提高电动机本身的效率,如将电动机自冷风扇改为它冷风扇,可在负荷很小或户外电动机在冬天时,停用冷风扇,有利于降低能耗。

优化电机系统的运行和控制 推广软启动装置、无功补偿装置、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等,通过过程控制合理配置能量,实现系统经济运行。重点改造领域:电力:用变频、永磁调速及计算机控制改造风机、水泵系统,重点是20万千瓦以上火力发电机组。

风机水泵类电机、间歇性负载用变频系统比较好;变频节能是指通过调节电机转速来节约用电;变频器调速主要用于负载变化的场合,节能效果非常明显,典型的就是恒压供水系统。其节能原理简单将就是根据需要,改变频率,进而改变输出功率。

能源回收利用技术应用 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、振动能和电能等能量。通过采用能源回收利用技术,可以将这些能源有效地回收和利用。采用余热回收技术,将电机产生的热能回收利用,可以降低电机的能耗和提高其效率。总之,电机工艺节能是电机生产和应用的重要任务。

选择节能型电动机:与普通电动机相比,节能型电动机通过优化设计、使用高品质的铜绕组和硅钢片等措施,降低了各种损耗,效率提高了20%至30%,损耗下降了约2%至7%。通常情况下,投资回收期为1至2年,某些情况下甚至只需几个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