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力系统负荷计算(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)
2024-06-29

10KV,300平方高压电缆,可以承受多大的负荷?怎么计算?

KV,300平方高压电缆,可以承受的负荷:P=732*10*450=7794KVA 电缆的额定电压应和使用电缆的系统电压和运行状况相匹配。10KV的电压环境应选用 额定电压为10kv的电缆。

KV,300平方高压电缆,可以承受的负荷:P=732*10*450=7794KVA。电缆的额定电压应和使用电缆的系统电压和运行状况相匹配。10KV的电压环境应选用额定电压为10kv的电缆。

KV,300平方高压电缆,可以承受的负荷:P=732*10*450=7794KVA 电缆的额定电压应和使用电缆的系统电压和运行状况相匹配。

kv电缆载流量 电缆线截流量计算口诀一:二点五下乘以九,往上减一顺号走。(1)三十五乘三点五,双双成组减点五。(2)条件有变加折算,高温九折铜升级。(3)穿管根数二三四,八七六折满载流。

各规格电线承载负荷怎么计算?

1、具体算法:(1)电流=11000/380/732/0.8=21A,考虑一些富余量,取5平方铜线。(2)三相略有不平衡,某相电流可能超过21A,但是,5平方铜线可以载流32A左右,所以,大的电流必须小于32A.。(3)穿管需要增大到4平方铜线。(4)应采用星--三角起动转换,否则,也要相应增加铜线截面积。

2、三相电流计算公式:I=P÷(U×732×cosΦ)P-功率(W);U-电压(380V);cosΦ-功率因素(0.8);I-相线电流(A)一般铜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5-8A/平方毫米,铝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3-5A/平方毫米。

3、根据Q=UI,也就是功率=电压乘以电流,计算就出来了,如果供电是单相供电的话,0.75平方的电线最高能承担的负荷是0.6375kw,这个是考虑线路长度80m以内的。使用电压和敷设方式的不同所能负担的功率也就不同,按照电气简易概算法(根据敷设方式不同、电压不同,能通过的电流也不相同。

4、电缆载流量与导线截面积有关,也与导线的材料、型号、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,计算也较复杂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。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,便可直接算出导线的载流量,比较方便。载流量是在规定条件下,导体能够连续承载而不致使其稳定温度超过规定值的最大电流。

5、“5平方”的铜线。能承受3723瓦的负荷。

按国家规范小区配电中,居民负荷如何计算?每户按几千瓦计算?

1、建筑面积120m2及以下的,基本配置容量每户8kW;建筑面积120m2以上、150m2及以下的住宅,基本配置容量每户12kW;建筑面积150m2以上的住宅,基本配置容量每户16kW。配电系统中常用的交流供电方式有:①三相三线制。

2、在小区规范中,居民负荷的配置一般都是按下面的原则:建筑面积120m2及以下的,基本配置容量每户8kW;建筑面积120m2以上、150m2及以下的住宅,基本配置容量每户12kW;建筑面积150m2以上的住宅,基本配置容量每户16kW。

3、基本型(1A):4kW/户;提高型(2A):6kW/户;先进型(3A):8kW/户。再根据每单元户数算出用额定电量:Pe=负荷/户*总户数。根据需要系数求出单元计算负荷:Pjs=Pe*Kx,Kx可查表《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---电气》第247页,根据Pe算出计算电流。

4、建筑面积120m2及以下的,基本配置容量每户8kW;建筑面积120m2以上、150m2及以下的住宅,基本配置容量每户12kW;建筑面积150m2以上的住宅,基本配置容量每户16kW。

5、另外,《住宅设计规范》中规定四类住宅每户负荷按4kW,而江苏、上海等地方标准中已将三类住宅每户负荷提高到6kW、四类住宅每户负荷提高到8kW,两者若按同样的需要系数计算,得到的住宅小区负荷也相距甚远。到底如何计算整个小区的用电负荷,许多设计人员无所适从。

6、现行国家标准规定:一般两居室住宅用电负荷为 4000W,相应的电能表规格为10A,进户铜导线截面不应 小于0平方毫米,空调用电、照明与插座、厨房和卫生间的电源插座,应该分别设置独立的回路。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用电发展,每户的用电量应按最有可能同时使用的电器最大功率总和计算。